• 光音化浮云
  • 光音化浮云 btn-vip 59朵
    发消息 +加入黑名单 +关注
    240 帖子
    455 粉丝
    39 关注
    4 乐谱发布
    437 收藏

    个人介绍:我不创造音乐,我只是音乐的帮运工!

开学了,你做好准备學琴了吗?🎹—————

社区  >  视频秀场 24169次 8次 2018-02-26 23:46 发自手机
开学了,你做好准备學琴了吗?🎹———————————————————————————————————————— 从每一位家长涌起让孩子学琴的想法,到真正的开始,一般都会经历比较长的一个阶段。其间,也许会遇到一些主观、客观的问题。 一方面,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能够保证有陪孩子练琴的时间,也就更不要说像我国某位青年钢琴演奏家的父亲一样执着了。不可否认,学琴过程中,家长的重要性不次于每一位老师的作用。然而,当我们忙完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后,也许能够抽出时间来监督孩子练琴,但事实上,这样紧凑的安排,很难保证能够平静的陪孩子练琴,质量也会随之大大下降; 启蒙阶段,老师同样重要 一些音乐学院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大多教学是非常认真的,弹奏的基本功也比较扎实;但教学经验相对较少,简单说就是“不了解”孩子,不知道怎样调动孩子,对孩子的个性和差异性了解较少,上课按部就颁,很不实际。其实进度是随孩子的差异而有不同安排的,有经验的老师相对比较了解孩子,知道什么样的毛病一开始就要严格,什么样的问题随着练习就会有好转,什么样的错误是因为孩子弹累了…… 练琴时,你的要求合理吗? 很多家长都会认为,既然选择了学琴,就应该不折不扣的练习,定点、定时、定量,一丝不苟!事实上,这种要求孩子很难做到,因为大人都做不到,何况孩子。所以对于孩子要相对宽容,让他们把手里的游戏玩完或是把爱看的电视看完,练琴的过程中,允许说一些“废话”,通常可以陪他聊上几句,然后再让他继续练习。但要有一个原则:琴,是每天都要练的,哪怕只有十分钟,哪怕只弹二遍音阶,也是会有收获的。 触键的时候,要他学会“用心”。也许孩子很累,也许他还想再玩一会儿,但十分钟的要求并不过分。之所以这样做,我是想,如果仅仅是凑够练琴的时间,真实的收获,可能也就十分钟。还不如充分调动他的主动性,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另外,不用心的练习,还可能将错误巩固!这样就不如不练! 还有,练琴要适可而止,如果某天孩子练琴的状态不错,不要延长时间,因为孩子会觉得:今天练的好,时间反而会延长,下次还不如不好好练。 要给他一种态度:只要好好练习,琴是很容易摆脱的,反之则不是! 保证孩子玩的时间 练琴时间,有“理论时间”和“效率时间”的不同。比如孩子六点放学,九点睡觉,理论练琴时间有三小时,而真正有效的时间最多一小时,其余时间必须让他玩。如果某天八点才到家,虽然理论上还有一个小时,然而事实上已近没有练琴时间了。“玩”和“学”是配套的,没有尽兴的游戏时间,就没有有效的练习时间―――因为他们是“孩子”。我们可以将周末生活做出总体的调整,比如,尽量减少诸如出去吃饭,逛商场等对孩子来说意义不大,而又很费时间的活动,尽量增加“理论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效率时间”,另外,重视“玩好”,开发即省时间又能让孩子尽兴的活动。 总之,随着“练琴”这一项内容进入家庭生活,要做更科学的“时间”管理。 陪练足够用心了吗? 学琴的是“孩子”,陪练的是“大人”,不要只“要求”他该怎样怎样,反而要问自己可以怎样“引导”他!一个孩子接连几次课上的不好,手感全“跑了”,接下来的一周大多数家长肯定要“严加管理”!可想而知,在这一周里,孩子的手因为不正确被家长多次从钢琴上拿下,训斥!甚至棍棒交加!可以想象,这样的练习是痛苦的,孩子烦燥,家长更加烦燥! 与其这样,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再这样下去持续几天,孩子练琴的热情肯定全没了。这时一定要动动脑子,比如:可以打一个表格,上面写着: 一(1)(2)(3)…… 二(1)(2)(3)…… 大“一、二”代表每条练习 小(1)(2)(3)代表练习的次数 告诉孩子,这是练习记录,你第几遍弹满意了我们就勾几。此时孩了会热情大增,努力表现,争取第一遍弹好勾(1),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将孩子的热情充分的调动起来。 最后,希望每一位学琴路上的家长都能够真正的了解孩子、调整心态、掌握方法,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陪孩子度过快乐的每一天!
最后编辑于 2018-02-26 23:46
tan8.com

评论

(共6条)
我
发表评论

TA发布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