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bdstt
  • robdstt
    发消息 +加入黑名单 +关注
    12 帖子
    3 粉丝
    0 关注
    0 乐谱发布
    0 收藏

    个人介绍:

家长必看!如何延长孩子对钢琴的“保鲜期”

社区  >  问答 377747次 2次 2014-11-25 11:56 发自网页
  很多孩子刚开始都对钢琴爱不释手,刚拥有钢琴的时候恨不得就干脆天天每时每刻和钢琴赖在一起,哪怕只是乱弹琴,哪怕弹出来的在别人听来是“噪音”,孩子们仍然乐此不疲。但是很多家长都有一个困扰--有一天,这个一开始就被觉得是有音乐天赋并且声称自己最爱的就是钢琴的孩子,突然就不爱钢琴了,突然说他再也不想弹琴了!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   我所知道的几种做法--第一种,板起脸来开始训斥,内容不外乎是你现在突然不学了你对得起爸爸妈妈吗,你就是个意志力不坚定的孩子,你注定一事无成……第二种,更严重一点,家法伺候,最后就是孩子大哭家长大骂,结果就是孩子更讨厌弹琴。第三种,好好地坐下来跟孩子谈心,听一听孩子怎么说,为什么不喜欢钢琴 了,为什么觉得这个困难是自己无法逾越的,了解清楚孩子的所想,然后再给孩子好好分析个中缘由,解开孩子的心结。不过,据我了解,第三种家长为数不多,毕竟学琴也是一个大投资,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上,把一个期望投资在一个孩子身上,任谁都想利益最大化看到最好的收益。   那么,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告诉你他不爱弹琴了,你该怎么办?   我问过一个孩子为什么突然不是那么喜欢钢琴了,是因为老师有什么地方没做好,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孩子给我的回答是:“我觉得自从开始学钢琴,妈妈就不爱我了。”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一首动听的曲子,观众听到的看到的都是你舞台上的精彩绝伦的表现,但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个中艰辛,恐怕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孩子如是,他们刚开始接触钢琴,都是以一种崇拜羡慕的眼光来看待钢琴演奏,他们知道那很好听,但是他们的小脑瓜里并没有“这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境界”的这种概念。他们没有意识到学到一身好本领必须付出什么努力,没有思想准备。而在行动上,毕竟还是小孩子,好动爱玩是天性,还没有足够的意志和自制力去克服困难,去做到家长希望他们表现的那么好。   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家长没有处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认为,家长正确的位置,应该是“联络老师与学生,鼓励关爱孩子”,而不是充当一个“教育者”--那应该是钢琴老师的位置。几乎所有家长都是不可能做一个“称职的钢琴老师”,所以家长们应该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鼓励他们,引导他们按照老师要求去练习。而不是代替老师去教他们。   否则非但不会让孩子独立学习,更会让他们感觉家里没有了从前的和谐温暖,不管在老师家里,还是在家中,时时刻刻都在学习上课。以致于最终对钢琴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我相信我现在问很多家长你们让孩子学琴的初衷是什么,家长都会说是为了让孩子发展一个兴趣爱好、陶冶情操。那么我如果再问你们确实沿着你们当初设定好的路走到今天了吗?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沉默了。   家长们,你们送孩子来学琴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左右手配合开发右脑,还是仅仅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被别的孩子那貌似优雅的演奏的姿态吸引想去附庸风雅,还是希望能给孩子未来的人生找一个最忠实的可倾诉的伴侣?是想可以做特长生对升学有利,还是为了磨练孩子的意志熏陶他高雅的气质?你们希望孩子能通过练琴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得到什么收获?是粗通皮毛,会认谱子会弹曲子,街坊四邻问起来的时候你可以骄傲地说我孩子会弹琴,还是对音乐有一个理性和感性兼具的独立认识?是看到谱自己有办法去面对和处理,具备较强的视奏能力,还是能跟着老师给的谱依葫芦画瓢就成?   不同的目标值,所需要的时间和过程和要求都会有不同的调整,家长如果不想清楚这些问题,不摆正自己的位置,那么,你又如何去引导孩子克服困难,坚守自己最初的信念呢?学琴的是孩子,家长的功能就是引导鼓励,如果你不能让孩子明白“学艺的是你自己,你要为自己负责,老师教会你弹琴,爸爸妈妈也只能督促你练琴,而关乎成败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你不能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平心静气地坐下来给孩子分析局势鼓励孩子继续前进,那么,孩子毕竟是孩子,思想还不够成熟,有时放弃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本身。   至于家长反映的孩子好动,弹两下就要“活动活动”的问题。张老师是这么理解的: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能够要求他们小小年纪就有超强的自制力,你不能和他说“妈妈就能做到在这里弹上两个小时不乱动”,那是,他到了妈妈这个年纪的时候,兴许也是能安分地坐在一个地方专注于一件事情大半天的。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从另一个方面来引导--更加关注他练琴的质量,而不是反复强调数量。比如遇到难点,我们不是要求他必须把难点弹几遍,而是要求他把这个困难克服后,能正确地连续弹三遍,那就算过关,只要过关了,你可以继续去玩你的乐高你也可以下楼跟小伙伴挖沙子,但是你必须克服了困难你才能赢得这些。相信我,我们把眼光放到质量上来,这比你遇到难点卡壳了就从头来过,然后老地方继续卡壳,结果你练了无数遍,还是毫无进展。   我们再说说另一种可能,也许他觉得这个困难实在很难克服,他哭了,那你作为家长是在旁边骂,还是耐心引导他克服困难呢?你骂他,你们大家心情都不好,你倒不如告诉他:“如果哭能帮助你尽快克服困难,那你不妨使出你吃奶的劲儿使劲地哭,如果不能,那你不如收拾好心情,用一百分的专心来练琴,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困难给克服了!”家长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忽略哭无视哭甚至讨厌他哭,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哭里表现出来的畏难情绪中,转移到解决问题这个核心上。提醒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有哪些,比如把难点分解分拆,放慢速度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慢慢啃,准确无误了再试着连贯,再加速。方法老师都是教过的,作业是针对孩子的能力来布置的,也不会太离谱,只要你用心,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只有不想解决的困难。   当孩子对钢琴的兴奋中逐渐淡定下来,我们需要用音乐来延长他们对学琴的“保鲜期”,需要用心,需要善于用方法来帮助引导他们为学琴这件事情“保鲜”,乐于此道,善于此道。
最后编辑于 2014-11-25 11:56
tan8.com

评论

(共2条)
我
发表评论

TA发布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