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钢琴谱库  >  练习曲

钢琴谱:《十二首练习曲(练习曲第二册)-为装饰音而作》-德彪西

音乐人/德彪西 debussy 难度:8级
《十二首练习曲(练习曲第二册)-为装饰音而作》-德彪西-德彪西 debussy钢琴谱

《为装饰音而作》是典型的意象集或前奏曲中作品,德彪西构架个性显著:织体华丽,音响立体,变化多端,特征鲜明。全曲四个段落,每段落各有若干小部分,组织非常特殊有意思。第一段:1-12小节,低音持续音线条为F(主,1-4)-C(属,5-8)-Gb(降2级,9-10)-F(主,11),FM终止式。1-4小节低层F持续音-中层平行46三和弦-上层平行七和弦装饰音。所有装饰性七和弦都与後一和弦相关,在中层46和弦音响中结合成复合自然音阶全部七个音结构。4小节F与D7/EM合成全音阶和弦紧接D9+13/FM。第5小节平行半减七和弦归结6-7小节D79b/FM,8-9小节「21312」六音集合琶音21312六音集合是种人工合成倒影镜象结构内对称音高集合。在此应用此音集显示德彪西超越时代的预见性。10-12小节是重要插句,主要线条隐藏中层的八分音符八度降二级Gb密克索里底安结构。围绕16分音符四个八度叠加五声音阶线条。11-12小节回F大调,渗入下一段的分解三度背景。第二段13-28小节包括三个小部分:主题B(12-18小节),主题C(20-23小节),插部D(24-27小节)。主题B是分解三度背景上悠扬的Bb利底安笛声,曾在欢乐岛中听到类似的线条。20-23小节中层分解三度叠加的和声背景,低层E密克索利底安深沉大提琴八度旋律,高层灵巧的笛声与主题B呼应。24-28小节插句D,F#音是前一句的结束音。分解三度音程背景添加32分附点新因素,半音化缠绕线条被组织在D9/Bb-Eb-Ab连续上行四度的属九和弦之上。第三段29-39小节,B主题29-31小节,被紧缩)与C主题(32-34小节,背景改变为琶音和弦)相继出现,34小节由G利底安进入属音C利底安,插入连接性插句E(35-39小节),在低音C持续音之上架构了三种不同音响结构:1,D56/DbM,2,全音阶,3,F五声音阶。39小节停在D9+13/FM上,按理说此後应立即接F大调主题A的再现(52小节),但德彪西在40-49小节添加很大一个插部:第四部分,引入新的音乐元素与色彩进行结构的扩展。第四部分40-49,整体是个E大调的属-主,但过程相当复杂。低层持续音线条骨架是B-E-F#-Eb(=D#)-Ab(=G#)-B-E,相当于DV-TI-SII-DVII-III-V-TI/EM。很「功能」的完全终止式过程。在40-41的属-主的五度双重持续低音之上,高层的旋律与中层装饰背景中德彪西将E大调的3-6-7级降低。42小节高层三和弦平行以E利底安音阶下行,低层持续音F#,中层D9+13结构三对二上行,突然转到D利底安,黑白键对置。43小节又是F#持续音上的E利底安平行三和弦下行与Eb属音上AbM平行三和弦对置。45小节是AbM(=G#M)I-IV-V进行上嘹亮的八度和弦号角。45小节低层属持续音B,中高层则是三个八度叠加的宏大平行和弦。47小节下行的平行三和弦被稳定在E大调的主音上,与低半音调D9+13/EbM相对置,又回到E大调下行音阶三和弦平行进行,在47-49小节通过IV3b-F#利底安-Bb密克索里底安-全音阶,回归主调FM。第五部分52-58小节,再现1-9小节+coda黑白键对置结束。 这个制作是真的很麻烦

《十二首练习曲(练习曲第二册)-为装饰音而作》-德彪西德彪西 debussy

00:00/00:00

弹友视频

评论

(共0条)
我
发表评论